梁文道在《書單的無盡壯美》提過一種書單,就是先估計自己的壽命,再跟閱讀速度算一算,就得出一生的讀書總量。如果以我去年的閱讀速度來計算,到我60歲前,我應該還可以閱讀超過一千本書。如果將這個書額分給我有興趣的四個科目,再加一個其他類別,每個科目便可分得二百本的書額。又如果我在選書方面小心一點,我應該至少可以看到40本讓我在該科目上有所進益的書,雖然一切都是純粹估計,但以數字來看似乎很不錯。
雖然如此,當我想到在我歸西之前只能多看一千本書,那會是多麼可惜的事。有太多東西,似乎我是再多活一次都不會夠時間去學。而且,誰能保證我有60歲命呢?除了盡力而為,我不知道還可以說甚麼了。
這個世代所有人都在追逐資訊,而事實亦證明,發生了超過兩星期而又沒有下文的事,就沒有在倉底找出來再評論的必要了。所以莫講話今日有人還在blog中仔細剖析《非誠勿擾》是一件多麼out的事,就連你因為出外旅遊一星期,錯過了朋友在facebook宣佈single的消息,到你回到香港之後,也不好意思找回上星期的status來like吧;何況今日,他和那個很bitchy的女人已經復合了。
這兩天《明報》副刊有幾篇文章都令我想到資訊超載,首先當然是直接說到這個題目的《Hamlet's BlackBerry》的介紹:
哈姆雷特就有一個封套像橡膠泥的硬皮小冊子,他用來記錄每天的生活和思考摘要,到一天結束之時,就像抹掉黑板上的字那樣把摘要抹去,以免自己的記憶超載。
這點太難做到,在我的ipod touch內的備忘錄就被我寫得滿滿的,那些都是我打算在這裡寫篇文章來分享的點子,但原來我根本擠不出時間來寫,這令我覺得很慚愧。
就正如林奕華說:「現在相機太方便,令很多人根本不是在看,而是把風景人物一次過儲起來回家看。這多麼可笑!你人都在那裏,卻在負責蒐集,和download東西一樣罷了,這不就是消費時代的悲哀嗎?You eat more than you could digest,你download了多少東西未睇? 」夠發人深省了吧,還有張曼玉說旅行:「你看過什麼,記得的就是你的;要靠照片才記得的話,那就不是你的。」
我不就是那個猛download而沒時間看的人!
電影《寄了一整個春天》賣出少女情懷
3 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