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1

心物一元

上星期六到中央圖書館聽了日本駐港總領事館和香港圖書館合辦的講座,名為《心物一元──日本宗教建築》,這是《流行文化以外的日本》講座系列的第二講。我當然一心去聽關於日本的宗教建築,結果講者勁到無倫,除了建築之外,講座內容還涉獵大量關於哲學、天文、物理學、宗教甚至化學的資料。我除了對講者知識的廣博感到大開眼界之餘,也對他沉悶的聲線和零分的演講技巧嘆為觀止。

早在講座頭五分鐘,我看見他完全以書面語讀出powerpoint上的文字,便覺得「瀨野」,如果我不是坐在正中央的位置,而左右兩旁都坐滿了人,我應該早就離場。But I am not alone,因為很多人都悶到睡著了。

講者用了差不多八成時間講天主教的聖瑪麗亞大教堂和基督教的光之教堂,剩下佛教的水御堂和龍安寺的石庭只好匆匆帶過。不過這些都是很出名的建築,在網上可以找到大量資料。


以清水混凝土來建築的聖瑪麗亞大教堂內堂,沒有一點修飾,在外來光線照射下,整座教堂似乎變得千變萬化,而且充滿神秘感。以不銹鋼來鋪設的弧形外牆,在一天之中無時無刻不在反映著陽光,讓它看似每個時份也在改變,而當人走來走去地看這建築物的時候,視覺更會與它產生互動,能將一座建築物表現成好像大自然的一份子,可說是巧奪天工。

丹下健三的建築非常講求空間感,而講者不斷重覆的一個要點就是,所謂的空間感,絶對不能用相片去展示,也不是他用語言能夠表達出來的,大家必須要親歷其境,親眼去觀察光線怎樣從外到內影響教堂的莊嚴與神聖,親耳去聆聽從風琴發出的聲響怎樣充滿著整個室內,甚至親身站在那裡成為參與禮拜的一份子,與另外的1999人一同被建築物包圍著,這是唯一能感受空間的方法。

講者將巴黎聖母院和聖瑪麗亞大教堂的鳥瞰圖一同展示出來,如出一轍。從巴黎聖母院的入口望向室內,可以大約估計到建築物的平面,但聖瑪麗亞大教堂的弧形外牆,及室內的景觀都不容易讓人想像到從天上看下來,整座建築物就是一個十字架。如果教堂西面的十字架是讓人看的,我可不可以說這躺在地上的十字架是讓天父看的?

我在網上見到很多人去過聖瑪麗亞大教堂之後,都覺得很amazing。而我覺得amazing的不單止是建築物本身,還有能夠接納這個教堂設計的神父和修女。


創世紀中提到「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一直以來,光就是能量。但從物理學角度來看,光不但是wave,也是particle,所以我們可以說建築師在設計時考慮到光的影響,也可以說他們以光作為建築材料。

基督教的光之教堂以教堂內的光線見稱,講壇背後那面牆就正好以外來光劃出十字架,有別於一般教堂內,以木製成的十字架。我們肉眼看不到任何建築材料,但其實光正是那份材料。與聖瑪麗亞大教堂相比,光之教堂顯然小很多,講堂最多只能容納一百人。所以要造訪教堂的話,要預早在網上登記。


與光之教堂同樣出自安藤忠雄之手的還有佛教本福寺的水御堂。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橢圓形蓮花池位於本福寺的頂部,池的中間由一條筆直的樓梯切開,通往朱紅色的迴廊。雖然這是一座佛寺,但我忍不住聯想起摩西分紅海。

講者另外展視了兩幅照片,內裡的建築物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都有一條通往nowhere的樓梯。由一樓出發的樓梯,不是通往二樓,而是通往一條堀頭巷。由二樓出發的樓梯,你以為再上會是天台,錯了,上面甚麼都沒有,安藤忠雄幽默地打破理所當然的框架,帶出世上有個概念叫做多此一舉。


最後講解的建築是龍安寺的石庭,由於時間無多,講者只是輕輕帶過。但由於這裡太出名了,連當年英女皇到訪之後都讚不絶口,遊客人數也直線上升,所以要找資料不難,而且我也不止一次在電視看到有關的介紹。這裡最禪的莫過於明明有十五塊石頭,但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看,都只能數到十四塊,總有一塊被隱藏起來。而我最喜歡的就是講者提到整個石庭看起來像一幅山水畫,大石為山,小石為水。而在我看來,它也像有幾滴水滴在池中所造成的漣漪,以石頭來讓人想到水,又美麗又寧靜。

以前從中國文化科學過借景的建築手法,後來到蘇州的園林一遊,便很著迷,有限的園林面積,借來遠處一片山景,豁然開朗。而今次認識到的枯水山,讓我認識到很小的環境同樣可以讓人達到心境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