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11

耳、眼、鼻之眼

再說在辦公室被襲擊眼睛的經歷。

之前提過我只不過在研究學術的機構工作,沒有制服之餘,也不用穿得太過formal。但大老闆在會議中提醒過同事不要穿得太casual,他舉例說牛仔褲和波鞋就不太適合上班了。ok,明白,但沒有人理會他。

我本人習慣每天都穿裇衫西褲的,不是為了懶斯文,只不過是為了隨時請半天假去見工而鋪路。因為如果我平時是一個習慣穿運動褲和polo的人,忽然有一天以老西示人,別人一定覺得奇怪,也會猜想我請假去相睇搵老婆。

話說公司有兩個愛好lolita服飾的女同事每日都在爭奇鬥艷,除了lace,還是lace。去年年底,到了將近十二月的時候,我幾乎對lace免疫了,她們卻改為去扮聖誕樹,有次經過reception,見到她們望穿秋水地等待,原來在淘寶下了的order正要送貨過來,我就知道自己又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有時,我甚至不能為她們的打扮找個合適的標題,例如粉紅色連身短裙加上豹紋legging、綠色水手裝配金色converse、泡泡棉質瀨屎褲、斑馬紋絲襪加老虎紋platform鞋......所以當你以為我托著下巴在沉思時,其實我只不過是扶著跌了下來的下巴在嘗試冷靜。

相比之下在夏天穿短褲和球衣上班的男同事就溫和多了,他們的一雙「飛毛腿」至多只會讓我想起黑猩猩罷了。

說到這裡,我只不過是認為一個人在甚麼返工,就應該穿甚麼衣服,如果你是一個模特兒或者藝術工作者,公司總不會要你日日穿套裝或三件頭,但如果你的老闆不是地理學博士就是統計學博士的話,將自己扮成跳跳虎就不能說得上恰如其份了。講完!

30.1.11

耳、眼、鼻之耳

在辦公室裡,有時會感到耳、眼和鼻被襲擊,但又很難作出投訴。

先說耳,即聽覺,我本身是個頗為注重私隱的人,絶少在公司講私人電話,朋友和家人都知道我這習慣,所以很少在office hour打來。但有些同事(而且為數不少),就是喜歡在公司煲電話粥,而且聲浪還不小。坐在我前面的那位小姐就最交遊廣闊,除了每日與親朋好友滙報自己的最新status外,還很會統籌gathering,打十幾個電話出去約人、confirm、re-confirm、tri-confirm和book位,噢...我還未計她們之間討論去哪一區又要遷就哪一位會遲放工的朋友啊!

她有時會在完全沒有顧及其他人感受的情況下大談剛看完的電影,例如她今早就與朋友在電話上談論《新少林寺》的劇情,而一心想在新年假期時去看這套戲的我現在算是很清楚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了,所以嘛,又慳回一張戲飛,善哉善哉!

別以為男同事就會少講電話,坐在另一邊的肥仔一日最少接三、四個電話,聽著他勞氣到不得了的說「食呀」、「都話食咯」或者「唔食呀」、「今朝咪講咗唔食囉」就知道在電話另一邊的是伯母或者世伯。而當他不耐煩地說「未知呀」、「咁你想點啫」或者「咁你想去邊丫」的時候,就知道他在和女朋友通話。

我還知道他家中的寛頻接收不太穩定,而且約了師傅上來修理又被爽約,氣得他投訴到經理門前。

其實,我不是有心去聽他們的私人電話,但office 實在太靜,他們實在太嘈吵。

期待

29.1.11

For the Love of Music

自從買了飛之後就一直期待著這場表演,音樂會前一晚還特意在google搜尋了所有演出歌目,算是做個preparation,昨晚終於現場看了莫華倫的表演。每次在香港大會堂看音樂會,都會在大會堂的美心餐廳食晚飯,貪方便嘛。但昨日打電話去book 位時竟然是full booking囉!


平時已經經常在youtube上看Pavarotti的表演,現場看莫華倫也很感動,尤其我是一丁點意大利文都不懂的,純粹被歌聲震懾。女高音Sabina Cvilak的表演更令我想起《明湖居聽書》入面王小玉說書那一段「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綱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迴環轉折;幾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下半場兩人唱到Promenade(Walking the Dog)時更翩翩起舞,娛人娛己。


我在歌目上看不見Nessun Dorma是有點失望的,暗暗希望他們會在encore時演出,好在我算是願望成真,但要等到第三次encore才由兩位表演者一同合唱出來,唱到中段時又例牌有一堆觀眾起身鼓掌,結果歌聲都被掌聲掩蓋掉了。


是晚表演相信吸引了不少城中名人去看,我坐在近走廊的位置,見到楊鐵樑沒有等到完場就離開,這位第一屆特首候選人,當年可是香港人心目中的首選,在很多模擬選舉中(包括我的中學所舉辦的)都贏過董建華,但就是輸了北面那八百票。我見老先生拿著手仗,行動緩慢,不復當年了,但他途經之處,卻有不少人起來與他打招呼和握手。


p.s. 第一首encore的歌竟然是《月亮代表我的心》,算是圓了莫華倫唱首中文歌的願望。

27.1.11

北極熊、牛、魚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閒其聲不忍食其肉,是故君子遠庖廚也。




昨日《蘋果日報》有報導科學家追蹤北極熊覓食的過程,創了歷來最悲觀的紀錄。一隻北極熊媽媽帶著北熊BB連續游了九日九夜,長途跋涉去找食物。由於全球暖化,南、北極的北塊加速溶化,兩母子九日來連一片可以稍息的浮冰也沒有,最後食物是找到的,但北極熊BB死了,媽媽也累得暴瘦了。

也不知道是否受可口可樂的廣告影響,總覺得北極熊很趣緻,看完這篇報導,不禁自問我可以為牠做甚麼?如果我是團隊中其中一位科學家,我想我會急得哭出來。

***
聽聞有一段時間「得龍大飯店」是不賣牛肉的,故事要由第一代老闆說起。話說當年老闆未開酒樓之前是個屠夫,專劏牛的,有一次他要拖一隻母牛入屠房,但那隻牛就是不肯行。原來母牛懷有身孕,待牠把牛BB生了下來之後,牠竟然自己行入屠房。所以老闆覺得牛有靈性,就不賣牛肉了。

雖然梁惠王當年「以羊易之」,得龍的老闆也沒有連其他肉類都不賣,但我覺得當中就是有一種惻隱之心。

***

有好幾次我在餐桌上見到完完整整的一條蒸魚,會覺得很嘔心,切雞也是如此,但在麥當奴就能安安樂樂地吃魚柳包和麥樂雞,食物的形態對我的影響力不少。

板前壽司的老闆在日本投得巨魚,有現場劏魚的環節,我想起那魚本身的腥味和血腥味混在一起就想吐了。我們人類,殺一種動物要錄影,甚至那麼一小片的魚肉已經製成壽司了,進食前還要拍照,然後在openrice上推介,呼籲大家一齊去食。所以嘛,我們在很多動物面前,都是希特拉!

26.1.11

關於工作

在我公司這種研究學術的機構工作,有時真的很空閒。雖然我們每年都要嘔出好幾份報告,而且每印一份報告連附件就要用上一包500張的A4紙,但其內容其實大多是左抄右抄,尤其是進度報告,豈不就是在前一份進度報告上加幾筆,說說最近這兩、三個月,我們又研究出什麼垃圾來,或者因為空氣污染、豬流感、香港還未有普選、王丹不准來港等原因,令我們什麼都沒有研究出來。

與一班所謂學者一齊工作,你會expect他們是怎樣的?以前我看新聞報導,見到那些學者的書房總是一座座放滿書的書架,就以為他們都讀很多書。事實上我公司也是每個角落都佈滿參考書的,不過真正被閱讀的書少之又少。我們都算有個圖書館,放了不同科目的鉅著,連關於科舉的書都有,但就是沒有讀者。

老闆們真正的參考書,其實就是其他研究機構的報告。他們的報告有甚麼內容,我們的也必不可少。可想而知,我們出產的報告,也會同時成為別人的參考對像。昨日我老闆就拿著別家機構的報告大呼小叫:「佢一定係睇過我o地份report 啦,你睇下,呢d 圖咪同我o地o個d一模一樣,我o地用t-test黎做,佢又用t-test黎做,呢度呀......佢抄我o地用anova囉!」怎麼了?引黃子華的金句「係咁o架啦,好出奇呀?」解釋這個互相參考或抄考的現象就最好不過。

我說我有時很空閒,的確,昨日我就一口氣將《東莞的森林》看到三章八節,而且中途沒有受到任何人的打擾。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上星期才交了報告,新年又將至,全人類都沉浸在holiday mood 之中。就像中學時期,考完試,準備放假時,你還會手不釋卷地猛讀嗎?我就是連扮下野都費事的那種人。而我的老闆們都忙著安排新年的節目,返大陸的返大陸、去日本的去日本,總之沒有人的心會留在公司。至於下面那班小子就更快活了,他們在死線臨近的時候都會花幾小時看蘋果日報和facebook,現在他們還不秒秒鐘update住何家分產門才不是人呢!

我知道我們在公司上網的所有紀錄都會被保存一年,也知道IT部的同事可以remote desktop來看我們的電腦。雖然,我們每個人的電腦都內藏很多機密文件,而IT部的同事有守則說明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偷看其他同事的電腦,但我不排除總是有些充滿好奇心的死仔包會觸犯禁令。而我本身也食得咸魚抵得渴,你要看就隨便看,我不想你看的也自然不會用公司電腦來看。對於《東莞的森林》這種出色的文學作品,我認為是應該廣傳的。如果老闆們看到的話,也請考慮下用這種手法去寫那些無聊的報告。

《東莞的森林》:http://forum1.hkgolden.com/view.aspx?type=BW&message=2791313

25.1.11

皇室藝術


上星期到英國駐港領事館看了以上畫展,很不錯。當日負責人表示因為保安理由而沒有做宣傳,而且展期只有四日,所以只有很少人知道有這個展覽。昨晚從無線新聞看到相關報導,得悉畫展已經搬往中環交易廣場,展期至二月十一日。

記得在英國領事館看這個展覽時,畫作有53幅,當中有一些已用紅點覆蓋售價,表示該畫已經出售。今日看《蘋果日報》的報導,知道在交易廣場展出的畫只有38幅,就知道我與那被賣出的15幅畫無緣再見。而今次在中環展出後再賣淨的作品,將會運回英國的Belgravia Gallery。

只要一個人有保持住畫畫的習慣,旁人就可以觀察他的畫風。而人總是不斷成長和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所以心境也往往能夠反映在畫作當中。展覽中有幾幅由查理斯王子所畫的山景,初期的畫作明顯用色鮮明,1997年以後,他作畫時用色則越來越深沉。

皇室專家分析那是因為在1996年他與戴安娜正式離婚,及至1997年戴安娜在車禍中不幸喪生。感情上受到連翻打擊,人又步入暮年,心境變遷,在所難免。

我個人就喜歡看畫中的細節及背後的故事。以下的作品是某年查理斯王子在到溫莎堡渡假時所畫的,畫中城堡上掛著紅旗,表示英女皇正在城堡之內,而看那天色陰陰沉沉,似乎快要下大雨。


雖然當談到這幅畫時,查理斯這樣說:"It...reminds me of those childhood days when my sister and I used to explore the castle and find all sorts of fascinating places on which to exercise our imagination"
但那個天色並不是他的想像,而是事實,查理斯王子就是因為要避雨,所以沒有完成右手邊那棵樹。

至於維多利亞女皇和阿爾拔王子的作品則全部都是素描畫,作品都很細小,有些更加有摺痕,可以看出他們有時會隨手拿起一張紙就畫。阿爾拔王子是維多利亞女皇的表弟,在德國出生,17歲那年被叔父Leopold提議他迎娶表姐為妻,三年後果真成事。

維多利亞女皇第一次見過阿爾拔王子之後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她寫給Leopold的信中提到"[Albert] is extremely handsome; his hair is about the same colour as mine; his eyes are large and blue, and he has a beautiful nose and a very sweet mouth with fine teeth; but the charm of his countenance is his expression, which is most delightful."




以上兩幅畫是維多利亞女皇在1843和1845年所畫的作品,她將自己和阿爾拔王子都畫成小孩,一同玩耍一同做話戲。真希望當年女皇也聽過陳奕迅的《時光倒流二十年》,「遺憾我當時年紀不可親手擁抱你欣賞,童年便相識,餘下日子多閃幾倍光......」

24.1.11

過府老鼠

今日英國的《獨立報》報導唐寧街首相府一帶老鼠橫行,還有片為證。片中新聞主播就站在首相府門外,即使在黑暗環境下,觀眾仍可以清楚看到有一隻老鼠由右跑向左,又由左跑向右。



記得年前類似事件在美國也有發生,當時還要是白天,記者們在白宮等待總統奧巴馬出來發表講話,一隻老鼠就跑出來搏上鏡。

23.1.11

書籤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平時在文化中心、大會堂或者咖啡店見到postcard,都會拿一張,用來做書籤。而且我也習慣每看完一本書,都讓那書籤留在該本書中。所以我就是不斷地儲postcard,又不斷地將它們藏在書櫃裡。上次為了在這裡展示Canon用馬格列特的畫做宣傳的postcard,我特意遍尋整個書櫃。也因為這一個搜索行動,令我發現到自己原來真的儲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書籤。它們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電影類:


(2) 公司類:



(3) 人物類:



(4) 舞台劇類:



(5) 年曆卡類:


(6) 舞蹈類:



(7) 展覽類:


(8) 名畫類:


(9) 卡通類:


(10) 國家類:




(11) 隨書附送類:


(12) 其他類:


其實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

21.1.11

梅麗史翠普與戴卓爾夫人

也不理她對政治是否真的感興趣,或者是否關心當日的討論議題,又或者是否卡梅倫(David Cameron)或者文立彬(Ed Miliband)的粉絲,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在剛過去的星期三進了英國國會大樓,參觀了每星期一次的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為的就是為新戲《The Iron Lady》做資料搜集。

荷里活的演員就是有這份敬業樂業的精神,記得琪溫斯莉(Kate Winslet)為了《The Reader》而去文盲學校觀察他們的學習,又有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為了《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去學跳芭蕾舞,我看在眼裡,實在很難不感慨香港有些人,只靠樣靚就做了演員。

出色的演員就是要模仿得似模似樣,當年Kate Winslet以一個英國女演員的身份去飾演德國人,在說話的口音上下了很大功夫。今次Meryl Streep以美國人身份去飾演英國女首相,說話口音也會是我特別留意的地方。

很想快點知道電影公司會怎樣拍,會不會有關於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的福克蘭群島戰爭橋段?會不會有同年戴卓爾夫人(Baroness Thatchar)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外跌倒的一幕?自從看過電影《英女皇》,看到新任首相的貝理雅(Tony Blair)在第一次謁見女皇時的滑稽樣,我便不時都會幻想女皇與Mrs Thatchar的會面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是代表「神」的君主,一個是由人民選出來的管治者,簡單來說,是兩個身份都很特別的女人,當她們意見不合時,到底會是誰先讓步?

雖然這套戲還在前製作階段,但我已經滿心期待,因為那是史上最出色的女演員──Meryl Streep呀!迄今為止得過16項奧斯卡提名,而且我看好她會衝向20大關。

Meryl Streep attends parliament for Thatcher research

雷內馬格列特

幾年前在Google造就的機會下認識到雷內馬格列特,當日是2008年11月21日,是他的生日,Google的logo以下圖代替。



在維基百科讀了一點關於他的作品的介紹,對他的畫作留下了一點印象。

然後有一次在Pacific Coffee Company見到Canon的廣告postcard,兩張都借用了馬格列特的畫來宣傳Powershot G11。那日回到家中,又讀了一點超現代主義的藝術風格。



最近讀到祼體美學時,再一次與馬格列特遇上,雖然今次書中介紹的畫是The Rape,但吸引我注意的卻是關於馬格列特的童年那一段。

馬格列特12歲的時候,他的母親被發現投河自盡,原因不明。當屍體被撈上來的時候,馬格列特正在現場,那時她的母親赤身露體,只有頭部被衣物覆蓋。

雖然他並不喜歡別人在評論及解釋他的畫作時提起這件事,但事實上他所畫的畫有不少是畫中人物被白布蒙頭的。


Les Amants


L'invention de la vie


而另外兩幅(The Son of Man & The Great War)則是分別用蘋果和花來遮掩住畫中人的面部。



一個畫家三番四次的在畫中不想表達畫中人的表情,他到底在想什麼?在以上的兩幅畫中,我們甚至可以見到畫中人物正正就是站在岸邊。一位是西裝筆挺的男士,另一位是優雅地橕傘的女士,但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表情。如果馬格列特有過一刻是想畫出他們的面孔,而不是一個蘋果和一束鮮花,那會是怎麼樣的表情呢?我會猜測連他本人也想不出來,因為那就是他最想看,而偏偏被遮蓋住的表情。

還有一幅La robe du soir,一個赤裸的女人,在晚上面向大海。其實我害怕見到一個童年的陰影終身纏繞著一名出色的畫家,我太希望他所畫的不是他幻想中母親投河的那個晚上。所以我特意去搜尋1921年3月12日,即馬格列特的母親自殺的日子的農曆對照,知道了當日是農曆正月廿四,所以那晚的月相絶對不會是新月型的。

知道了這個之後,我的心情稍稍放鬆了。

18.1.11

愛情源於缺乏

聽了兩場哲學講座,做了一點筆記:

(1) 當初人在天堂裡是連體共生的,形象是兩對手、兩對腳、兩塊面相連住的,但因為太過嘈吵而被天神宙斯劈成兩半,逐出天堂,人亦忘記了自己有另一半。但日子久了,忘情水亦散了,人開始覺得若有所失,感到在世上並不完滿,所以人開始去追尋。在追尋過程中,他遇到另一半。但悲劇開始了,因為人在天堂被分開之前是背對背的,他們從來未見過對方,人在凡間聽到熟悉的聲音,覺得對方似曾相識,不過一旦接觸了,便知道自己找錯了人。

愛情的可悲就在於我不知道對方是誰,但同時很需要對方。

我不排除人遇上了真正的另一半時也會以為自己找錯了人。

(2) 愛情源於缺乏。

當你擁有的時候,「缺乏」其實甚麼都不是,只有當你失去,所缺乏的東西才會變得突顯。就好像父母、兄弟姊妹,當有他們在身邊的時候,好像沒有甚麼特別,但一旦失去了,他們的影像就會散落在時時刻刻之中。

這是以不存在來顯現存在。




17.1.11

唐英年與林峯

都說唐英年正為參選下屆特首而造勢,而我們在報紙上所看到的下屆特首人選,似乎就只有他和梁振英,還有黑馬范徐麗泰。即使我對唐司長的印象很差,他說那班大陸旅客在街上「吊吊fing」的說話還言猶在耳,還有他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時總是「串柒柒」的模樣,但我對他成為下屆特首還是滿有把握。

首先,我相信香港人對范徐麗泰的整體印象還是蠻好的,她身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不用天天在電視上或報紙上被傳媒插到一毫錢都不值,間中走出來評論一下香港時政時還一幅面面俱圓的態度,經歷過捐腎救女及自己身患乳癌和淋巴腺腫脹等病後,她實在沒有必要將自己放在吃力不討好的特首椅上。

至於梁振英,記得很多年前當我還是一舊蕃薯時,已經有政治系的學兄說梁振英是奸的。實事上他這幾年否認自己為共產黨黨員、認為鄧小平更應該拿諾貝爾和平獎、對是否選特首的態度左搖右擺都令人對他反感。所以如果在只有唐英年和梁振英這兩個選擇之下,我是必然會選唐唐的。(噢!其實我係無得揀架!)

同樣情況,由於無線與四大唱片公司談判破裂,所以在沒有陳奕迅、張敬軒、方大同、李克勤等男歌手的情況下,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就落在林峯手上。情況在去年已經出現,當時還惹得一班觀眾目瞪口呆。但事隔一年,大家都明白到這個遊戲是怎樣玩的。而且相比起還能夠參與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其他男歌手,林的確是既表現突出,又得到北方支持。所以如果事前你要我投注這個選舉,我必定瞓身在哥身上。

我這樣說其實絶非對林有任何偏見,相反以他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我相他會成為下一個劉華,紅遍亞洲。

p.s. 其實C朗在亞洲也有很多粉絲,如果他也能成為是次選舉的候選人,即使他連《小明上廣州》都沒有唱過,他的得票也很可能會比李家仁醫生高。

16.1.11

革命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歷史博物館正密鑼緊鼓為一連串專題講座及展覽做宣傳。正當我為這堆活動做準備,再一次重溫這發生在1911年的重大事件時,位於北非的突尼西亞正在爆發一場「茉莉花革命」,鐵腕管治了該國二十三年的總統要連夜帶同家人逃亡到沙特阿拉伯。

這場革命又被稱為「首次維基解密革命」(The First WikiLeaks Revolution),「首次」這兩個字聽起上來令人鼓舞,好像類似的革命將會陸續有來,而事實上埃及人民正就突尼西亞人的反政府運動,成功迫使總統下台這事而上街慶祝,並高呼要效法突尼西亞人,為食物價格飆升及失業率高企等問題起義,同樣情況在約旦、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都如箭在弦,勢在必發。

維基解密揭露的機密電報指突尼西亞是一個「警察國家」,初見這個名稱不太明白它的意思,原來在該國每四十個人民,就有一個是警察(而且當中有超過六成為便衣警察),即每10萬人當中就有2500個是警察,而部份歐洲及亞洲國家每10萬人的警察人數分別是:

意大利 552人
西班牙 481人
葡萄牙 455人
土耳其和捷克 449人
克羅地亞 445人
馬耳他 443人
希臘 436人
斯洛文尼亞 392人
法國 384人
比利時 371人
盧森堡和愛爾蘭 308人
德國 304人
英國 275人
愛沙尼亞 241人
瑞士 223人
荷蘭 216人
羅馬尼亞 209人
挪威 179人
芬蘭 158人
蒙古 397人
朝鮮 418人
韓國 365人
日本 223人
印尼 93人
塞浦路斯 541人
土耳其718人

可見當中的差異真的很驚人,居住在突尼西亞的人民其實是被囚禁在一個能容納一千萬人的監獄。一個政府要動用如此大的警力去監察自己的人民,你可以想像她對自由及民主的觀念為何。

「茉莉花革命」是一場由人民發動的革命,突尼西亞不是伊拉克,不用外國出兵攻打,不用美國政府來處決他們總統。雖然他們盛產的橄欖油不及伊拉克的石油值錢,但總算因為不容別國侵犯內政而保住了。

很多報導都說這場革命觸動了所有阿拉伯國家的神經,各國的獨裁領袖人人自危。我很期待看見革命成功的一天,但回想到辛亥革命已經一百年了,中國尚未有民主的出現就很心寒。

15.1.11

《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

你見 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 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13.1.11

Keyboard

經常都有報導指手機機面的細菌數目比廁所板上的還要高出很多倍,所以我有經常抺手機及用hand free講電話的習慣。幾年前我和朋友去配眼鏡,坐在旁邊等他時,閒來無事便拿出一塊眼鏡布將手機由頭到尾抺幾次。他看見我這個動作時,竟然說我「很基」,也不知道甚麼時候同志與潔癖扯上了關係。

最近想到自己的keyboard用了很多年,雖然平時會抺擦一下,但畢竟鍵與鍵之間的空隙才是塵與細菌的溫床,與其花心機清潔,倒不如換一個新的更快捷方便。

有些東西就是這樣,當你不需要它的時候,你根本不會去留意它的價錢,正如你知道一般殯儀套餐都要上萬元嗎?我是在這裡看到的,所以嘛,有良心的人要先儲夠錢才好去死。

說回keyboard,價格由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記得我買這個電腦時,就是keyboard也配了四個才合心水,之前那些不是太嘈便是手感太差,要很大力才打到字。而且我清楚自己的手指,我右手的無名指好像被廢過武功一樣,軟弱無力。很多時候要打「l」的時候都會落空,以至「flood」變成「food」,「寫blog」變成「寫bog」。雖然在黃金廣場的keyboard都可以任試任摸,但你有沒有留意,它們都是沒有接駁電腦的,看不到打出來的字,我又怎麼知道這個keyboard和我那殘廢的無名指有沒有緣呢!

我可能要買幾個keyboard才會買到適合的,所以幾十元就好了,買幾個就是幾百元。難道我要買幾個幾百元的keyboard嗎?不如買一部notebook!

12.1.11

學術造假

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去年以八十六歲高齡在英國劍橋大學完成哲學博士學位,惹得陶傑在其蘋果日報專欄內寫了幾日文章談論這件事。

知道一個已經滿有成就的老人家回歸校園,令我很感動。對上一次令我覺得求學不分年齡的是看見葉劉淑儀辭去保安局局長之職後到美國讀書,還有鐵蝴蝶任關佩英離開政府後去了英國讀書,噢!讀的還要是藝術史呢!

我就告訴自己,現在去不了讀書不要緊,老了很可以讀,至多到時記性差了,要多花一些時間而已。

看了無線電視的新聞透視,心裡涼了一截。



我認為學術造假是嚴重罪行,不單止侮辱了真正潛心鑽研學術的人,也對人類的學術發展造成阻礙。二十多位醫生連環抄襲的事件真的很駭人聽聞。

老實說,我也是做學術研究的。我知道有些學者會潤飾一下他們的報告內容,令到他們要說明的事變得更有理據。也知道有些研究根本不用做也能夠知道結論,例如三組分別為8歲、11歲和14歲的學生做同一份與創作有關的表演測試,11歲的學生成績會最好。這是由於11歲的學生表達能力比8歲的強,但14歲的學生會因為踏入青春期後的性格問題而影響成績。這是很多表演測試都得出的相同結果。

三組學生的測試成績叫做data,它們的平均成績、最高分數、最低分數、極差等等叫做information,而每一組別得出分數的背後原因叫做knowledge。其實在報告內偽造任何一項都已經很有問題了,片中的二十多位醫生竟然由data抄到knowledge,難怪中國的造假術真叫世人嘆為觀止。

鬼馬砵砵車


我經常問人細個時喜歡「鬼馬砵砵車」嗎,幾乎沒有人知道我在說甚麼。

好在我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每隔一段時間便在網上搜尋,今日終於找到一幅圖了。很懷念呢!

11.1.11

藝術中的故事



希臘神話中的伊波門納和阿特蘭大經常是藝術家的靈感泉源。話說伊波門納想追求阿特蘭大,並想娶她為妻,阿特蘭大開出條件,如果伊波門納能在賽跑比賽中勝過自己,便會嫁給他,否則就會殺了伊波門納。為了抱得美人歸,伊波門納求教於愛神維納斯,維納斯給他三個金蘋果,要他在賽跑中拋出,以分散阿特蘭大的注意力。果然,阿特蘭大在比賽中因為撿拾蘋果而落後,最後要與伊波門納結婚。這對收藏在羅浮宮的雕像就是以這個故事為題材。

從兩個雕像中均有樹幹就知道它們為大理石所雕成,左手邊的男子邊跑邊拋出金蘋果,右手邊的女子也正在跑着,但頭向左望,反映正在被某物分神。

藝術中有故事特別能夠引人入勝,也因為看過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這幅畫,才會開始去讀Tower of London的歷史。學習就是一連串的發現,環環相扣。

說回伊波門納的故事,他娶了阿特蘭大之後,兩夫婦過著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有一次,兩夫婦在宙斯的神殿內情到濃時,竟然做起愛上來,宙斯一怒之下便將他們變成獅子,因為古希臘人相信獅子是不能交配的。另一個說法則是因為他們婚後忘記了愛神維納斯的恩典,所以得到懲罰,伊波門納被變成獅子,阿特蘭大變成兔仔,獅子永遠追著兔仔。

10.1.11

孔子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明君子應該能夠做到當不被別人了解的時候,也不怨恨。這幾年,我越來越明白這句說話。不是我對做君子有任何指望,只是這個世界有太多噪音,大家都在發聲,有人聲嘶力竭地大喊大叫也得不到別人的聆聽。而如果一個人能夠專心靜下來,做自己的事,不理會別人明白與否,就會被稱為antisocial。

愛情也是一樣,你勸對方留下來,對方就是聽不到,但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憤怒、不怨恨?有些感情,不是非要對方知道才能被證實存在,我躺下來默默唸着一個名字也可以是愛。我根本不需要證明那些由我個人獨享的時刻,我的感情是怎樣了。正如患有學者症候群的人未必能夠用語言或文字去表達他們對繪畫、計算或日曆運算的天賦,但那些能力就是像血液一樣藏於他們的身體之內。

當時我看著你在我面前走來走去,我沒有告訴你我的感覺。而現在我一個人坐在這裡,你更加不會知道我的思想。這就是我所認為的「你不會知道我為你做過些甚麼」。難道你要知道我因為知道了你在看,所以我才這樣寫?還是,你要知道我因為知道你不在看,而我也會這樣寫?還有更多的情況是,當我想來想去,寫了又刪除的時候,都在試著從你的角度來讀我自己的文字,而你又是否需要知道這些?

這已經回到《戀人絮語》中,難以言傳的愛的問題之上。

不過偶爾遇到一個能夠明白自己的人會讓我很振奮,令我知道自己的行為和文字即使不能反映我的全部,也應該和我的內心方向一致。

一個在美國的陌生人寄來明信片,形容我是一個熱愛歷史及藝術的人,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描述,因為我也的確認為自己是這樣。

這是甚麼服務?

case 1:

我order了一杯檸蜜,但來了一杯橙汁。向侍應說明這個情況,她的回應竟然是:「唔緊要啦,兩杯一樣錢o架!」

(1) 如果檸蜜比橙汁貴,她是否會退錢給我?
(2) 如果橙汁比檸蜜貴,我是否應該很開心?
(3) 炒米粉和檸蜜都一樣價錢,如果來錯的是炒米粉,我是否應該看在價錢一樣份上,食完一個炒麵,再食一個炒米粉?

case 2:

一個男人猛揮手猛叫唔該。女的大叫:「等一陣啦,而家唔得閒呀,你嗌都無用。」

不是在餐廳親眼目睹,又親耳聽到,還以為自己在全港最繁忙的急症室!而那女侍應在忙的只不過是將牙籤筒注滿。

8.1.11

鉛筆芯上的藝術

昨日途經尖沙咀,未有及時知道這個展覽,否則一定去看!





在鉛筆芯上雕刻的藝術家 
Dalton Ghetti

用鉛筆創作的藝術家就見得多,在鉛筆上創作的,實在難以想像!有一位在網上流傳好一段時間的雕刻家,名叫Dalton Ghetti,其專長就是在鉛筆芯上雕刻,簡直鬼斧神工!最近LCX邀得這位藝術家從美國遠道而來,首次於香港及全亞洲舉辦第一次的個人展覽,大家可以親眼一睹這些毫米雕刻作品了。

 Dalton Ghetti鉛筆芯雕刻展 
日期:即日至一月十七日 
地點:尖沙咀海運大廈3樓LCX

愛很傷神

今晚我被王宛之和容祖兒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作曲:王菀之 填詞:王菀之 編曲:伍卓賢

最美麗的愛情 音階裡陪著我溫馨
曾想過夢中天使 永遠在身邊
手拖手終老雙雙看星

最軟弱的過程 想不到緣份看天定
曾跟你那天相約海岸
呆站做佈景 我都高興

若你敢講一句 做別人伴侶
你滿口祝福字句 我會不想聽一句
為了不想失去 盡量逃避再找你
可惜愛很傷神 怕沒有心再去蜜運

我當自己透明 觸不到前路看不清
明知約定 都不會出現
仍願做佈景 你怎反應

若你敢講一句 做別人伴侶
我會獨個走下去 也會不想勸一句
為了不想失去 盡量捱下去
不愛也不必傷我 什麼今天都允許

令我不敢出去 沒任何樂趣
你滿口祝福字句 我會不想聽一句
為了不想失去 盡量逃避再找你
這刻誰都可能 繼續去等
可惜你分了神 不想我再貼身

6.1.11

浪濤盡

昨晚看了有線電線為司徒華拍的回憶錄《大江東去》,才知道當年有「黃雀行動」這回事。看著司徒華如今安坐在錄影室,淡淡道出當年如何救出吾爾開希,忽然間明白了他引蘇東坡的兩句「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兩也無情」的意思。

我承認有一段時間,我恃著自己當年只有六歲,便大條道理的說「我不太清楚六四的來龍去脈」。現在想起來也覺得羞愧,枉我自以為對歷史很有興趣,我根本就沒有認真去了解自己的國家。

當年一個操流利廣東話的葡萄牙人帶著兩張相去找司徒華,一張是吾爾開希的獨照,一張是他和吾爾開希的合照,說知道他的下落,要司徒華去救他。有相為證,司徒華表示也沒理由不相信他,所以就計劃去救人。當年吾爾開希匿藏在珠海,以距離來說,離香港不遠,但還是營救了三次才成功將吾爾開希帶到香港,每次行動就要花上二十萬。那時是在香港的假日酒店,是李永達帶著六十萬現金去接吾爾開希,一手交錢,一手交人。而司徒華也是後來才知道吾爾開希是坐空軍專機由蘭州到珠海。

這是營救七百個民運人士的其中一個例子,已經夠驚心動魄了,可想而知當年國內的情況有多複雜。

1989年,離香港回歸只有八年,難怪香港人出現信心危機,紛紛移民外地。假如你知道八年後香港要由緬甸軍政府接管,你也會想辦法走吧!


5.1.11

Tiffany

雖然大陸巿場很重要,但以下的設計未免太過老土了吧。如果是周生生、周大福或者謝瑞麟的出品,我不會覺得奇怪,但Tiffany喎!

如果今年的銷情理想,出年會不會出產財神或者爆竹吊咀呢?

或者在端午節推出粽子吊咀和龍舟吊咀,還有在中秋節推出嫦娥吊咀......

總之就是要圍打中國巿場!

4.1.11

月相

中學時已經被「千里共嬋娟」的概念吸引,現在我還是認為兩個人分隔千里,同時望著一個月光是件浪漫到死的事。

我有望月的習慣,從它的形狀就知道大約到了農曆的甚麼日子,也時常留意著天文台的月相,畢竟香港的天色不是每一晚都無雲,天文台甚至有顯示月齡,我寫這個網誌的時候,月齡正值0日18.6時。



有時......其實多數都是農曆十五前後的日子,我看見月亮圓得不得了,就會打電話出去,叫人也一定要看一看。不過很多時候我得到的回應是對方根本找不到月亮,無他,香港的高樓大廈也真太多太密了。

早幾年我遇上分享月色的困難,因為對方遠在英國,我望著一個圓月時,對方那邊正是藍天白雲,蘇東坡也實在聰明,只寫「千里共嬋娟」而不是「萬里共嬋娟」,他應該也有時差的概念。

也曾試過被對方嘲笑說「你會唔會指住一粒星話送佢比我o架?」,ok,我體諒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體驗風雅的事,就當我無講過!

挪威的森林

看過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的村上春樹迷都說很失望,其實電影拍不出小說的神髓似乎已經是定律了,《魔戒三部曲》和《哈利波特》的電影版都只能反映出小說百分之十的精彩與細膩,金庸的小說即使是拍做連續劇也只能有心無力地交代故事的來龍去脈。香港有過由梁朝偉和楊千嬅主演的《地下鐵》,但又比原著多了一點,幾米的故事特點在輕描淡寫地道出真摯感情,電影畢竟有太多對白了。

凡遇到我沒有看過原著,而電影版又被劣評的情況都令我左右為難。我很容易被先入為主打倒,如果一開始就看了一套不太出色的電影,只怕我會提不起勁去看原著,但如果原著真的很精彩出色,我豈不是錯過了一個好故事。

我本身不是村上春樹迷,幾年前讀過《人造衞星情人》,被悶到不得了。前年讀了《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後,的確被煽動過去做運動,當然熱情很快便冷卻下來。近年一直很hit的《1Q84》厚過電話簿,唯有敬而遠之。人人都知道《挪威的森林》出名,而我第一次接觸這五個字,是在張智霖的《如此這般想你》囉!

3.1.11

我特意在新一年清理好書檯的雜物,以騰出多一點空間。以前我認為我能夠忍受亂,只是不能夠忍受髒。如今我想生活再簡單一點,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簡約生活環境。

今年的突破是我丟掉的東西特別多,我由入大學開始就儲起的月結單,被我一次過丟掉。它們記錄了我這八年的財政,從每月只有幾百元卡數到現在上萬元的卡數,是一個成長過程,以前我會送錢給izzue,現在就經常送錢給uniqlo;以前在香港書店的開支很大,現在買書就多了用外幣結算。

一件物件放在家裡,它所佔的位置有個價值,它所能牽動的感情也是一種存貨成本。例如你前女朋友所織的頸巾,它在空間已經所剩無幾的衣櫃中佔一席位,如果沒有了它,你可以多放幾件tee shirt,或者多掛一兩件恤衫。每當你整理衣櫃時看到它瑟縮在一角,你都清清楚楚地知道你不會也不能戴這條頸巾,但那一刻,你的心情已經被撥亂了。不過我得承認,擺放一件物件在家的成本有時比丟掉它的成本低。畢竟有些人或者有些事,失去了,但沒有消失。

我間中會為自己的書檯影一張相,從很明淨的新書檯,到我要趕功課,雜亂無章地堆滿一本本打開着的參考書,到考試前還在寫的筆記;一些新來的擺設,一些已經消失了的擺設;還有我每段時期在讀的書;這是一個很私人的空間。

2.1.11

年結

總結2010年:

講座:3場 
梁文道佔了兩場,其中一場尤其深刻,就是在書展期間,我們在佔主場之利的情況下,被一班國內讀者要求以普通話演講。到了這個年頭,即使永遠蹲在香港不北上,也得學好普通話!

音樂會:7場
香港小交響樂團的表演最精彩,我最喜歡兩次的《最HIT電影名曲》,但買到《久石讓音樂會》門票最令人有滿足感。

展覽:7個
在太古坊的《我的家在紫禁城》最好玩,可惜當日妳帶病陪我,下次我們到真正的紫禁城時妳要從頭到尾聽我說一遍所有故事。
動態清明上河圖看得最辛苦,但值得,對宋代多了幾分興趣。
我們看完《獨立風骨》不久,吳冠中就過身,總算趕得及對他有過一點認識。

電影:22套
最少有6套令我中途睡著了,其中包括史上最賣座的《阿凡達》。

書:31本
比年初訂立的每月一本目標為高,但我決定今年不會維持這個步伐,只以20本為目標,著重深度閱讀。
自從買了ipod touch 之後讀多了平時不會讀的書,例如我最近就在讀《狼圖騰》。這本書出版了很久,見過很多次都沒有特別注意,直到從徐步高的新聞認識到它,但礙於要讀的書還是排著長龍,所以一直沒有買。
元旦日懶洋洋在家中看了整天國家地理頻道講獅子和狐狼,昨日便隨便拿《狼圖騰》來讀,一讀之下便停不了,真的緊張死人!
另外,我最想繼續讀下去的是哲學。上年訂下目標要多接觸這門學科,年尾時開始讀《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驚喜很大。就像當初知道河國榮在澳洲有醫生不做,老遠跑來香港想做歌星一樣。
還有歷史,去年終於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萬曆十五年》,也從新認識秦始皇。今年要先攻《中國大歷史》和《漢武帝》,如果有精力的話,有緣的話,有幸的話,就看《國史大綱》吧。